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dig挖出DNS的秘密
阅读量:6217 次
发布时间:2019-06-21

本文共 522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7 分钟。

===

【初次见面】

我相信使用nslookup的同学一定比使用dig的同学多,所以还是有必要花些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dig的。

dig,和nslookup作用有些类似,都是DNS查询工具。

dig,其实是一个缩写,即Domain Information Groper。

一些专业的DNS管理员在追查DNS问题时,都乐于使用dig命令,是看中了dig设置灵活、输出清晰、功能强大的特点。

【最简单的dig用法】

最简单的dig用法,当然就是直接输入dig按回车。

1
2
3
4
5
6
dig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Dig
命令的版本信息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从上面的输出,你一定观察到了,当直接使用dig命令,不加任何参数和选项时,dig会向默认的上连DNS服务器查询“.”(根域)的NS记录。

【dig加个点】

刚才直接输入dig,这次我们在后面加上一个“.”,看看结果和刚才有何区别:

1
2
3
4
5
6
dig 
.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我想用google-DNS来查baidu.com的A记录】

1
2
3
4
5
6
7
dig 
@8.8.8.8 www.baidu.com A 
//
命令格式为
dig 
@dnsserver name querytype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8.8.8.8 www.baidu.com A
; (1 server found)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从这个例子,大家学习到了dig的基本的命令格式是:

1
dig 
@dnsserver name querytype

如果你设置的dnsserver是一个域名,那么dig会首先通过默认的上连DNS服务器去查询对应的IP地址,然后再以设置的dnsserver为上连DNS服务器。

如果你没有设置@dnsserver,那么dig就会依次使用/etc/resolv.conf里的地址作为上连DNS服务器。
而对于querytype,如果你看过我上一篇有关nslookup命令的讲解,那么你应该对querytype有所了解,你可以设置A/AAAA/PTR/MX/ANY等值,默认是查询A记录。

【一些常用的选项】

1 -c选项,可以设置协议类型(class),包括IN(默认)、CH和HS。

2 -f选项,dig支持从一个文件里读取内容进行批量查询,这个非常体贴和方便。文件的内容要求一行为一个查询请求。来个实际例子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at 
querylist 
//
文件内容,共有两个域名需要查询
www.baidu.com
www.sohu.com
dig 
-f querylist -c IN -t A
//
设置-f参数开始批量查询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www.baidu.com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www.sohu.com
;; Got answer:
;; ->>HEADER<

3 -4和-6两个选项,用于设置仅适用哪一种作为查询包传输协议,分别对应着IPv4和IPv6。

4 -t选项,用来设置查询类型,默认情况下是A,也可以设置MX等类型,来一个例子:

1
2
3
4
5
6
dig 
roclinux.cn -t MX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roclinux.cn -t MX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5 -q选项,其实它本身是一个多余的选项,但是它在复杂的dig命令中又是那么的有用。-q选项可以显式设置你要查询的域名,这样可以避免和其他众多的参数、选项相混淆,提高了命令的可读性,来个例子:

1
2
3
4
5
6
dig 
-q www.roclinux.cn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q www.roclinux.cn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6 -x选项,是逆向查询选项。可以查询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关系。举一个例子:

1
2
3
4
5
6
dig 
-x 193.0.14.129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x 193.0.14.129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dig特有的查询选项(query option)】

和刚才的选项不同,dig还有一批所谓的“查询选项”,这批选项的使用与否,会影响到dig的查询方式或输出的结果信息,因此对于这批选项,dig要求显式的在其前面统一的加上一个“+”(加号),这样dig识别起来会更方便,同时命令的可读性也会更强。

dig总共有42个查询选项,涉及到DNS信息的方方面面,如此多的查询选项,本文不会一一赘述,只会挑出最最常用的几个重点讲解。

【TCP代替UDP】

众所周知,DNS查询过程中的交互是采用UDP的。如果你希望采用TCP方式,需要这样:

1
2
3
4
5
6
dig 
+tcp www.baidu.com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tcp www.baidu.com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默认追加域】

大家直接看例子,应该就能理解“默认域”的概念了,也就能理解+domain=somedomain的作用了:

1
2
3
4
5
6
dig 
+domain=baidu.com image
 
; <<>> DiG 9.8.2rc1-RedHat-9.8.2-0.10.rc1.el6_3.2 <<>> +domain=baidu.com image
;; global options: +cmd
;; Got answer:
;; ->>HEADER<

【跟踪dig全过程】

dig非常著名的一个查询选项就是+trace,当使用这个查询选项后,dig会从根域查询一直跟踪直到查询到最终结果,并将整个过程信息输出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ig 
+trace roclinux.cn
 
; <<>> DiG 9.2.4 <<>> +trace roclinux.cn
;; global options:  printcmd
.                       335937  IN      NS      l.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b.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d.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k.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h.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j.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a.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e.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c.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m.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g.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i.root-servers.net.
.                       335937  IN      NS      f.root-servers.net.
;; Received 400 bytes from 10.23.0.231
#53(10.23.0.231) in 0 ms //从本地DNS查找到根域DNS列表
 
cn.                     172800  IN      NS      c.dns.cn.
cn.                     172800  IN      NS      a.dns.cn.
cn.                     172800  IN      NS      b.dns.cn.
cn.                     172800  IN      NS      e.dns.cn.
cn.                     172800  IN      NS      ns.cernet.net.
cn.                     172800  IN      NS      d.dns.cn.
;; Received 292 bytes from 192.228.79.201
#53(b.root-servers.net) in 460 ms //选择了b.root-servers.net这台根域DNS来查找cn.域DNS列表
 
roclinux.cn.            21600   IN      NS      ns11.edong.com.
roclinux.cn.            21600   IN      NS      ns12.edong.com.
;; Received 76 bytes from 203.119.27.1
#53(c.dns.cn) in 0 ms //选择了c.dns.cn这台cn.域DNS服务器来查找roclinux.cn的DNS列表
 
roclinux.cn.            3600    IN      A       116.255.245.206
roclinux.cn.            3600    IN      NS      ns12.edong.com.
roclinux.cn.            3600    IN      NS      ns11.edong.com.
;; Received 124 bytes from 61.147.124.145
#53(ns11.edong.com) in 104 ms //最终查找到A记录

【精简dig输出】

1 使用+nocmd的话,可以节省输出dig版本信息。

2 使用+short的话,仅会输出最精简的CNAME信息和A记录,其他都不会输出。就像这样:

1
2
3
4
dig 
+short www.baidu.com
www.a.shifen.com.
119.75.218.77
119.75.217.56

3 使用+nocomment的话,可以节省输出dig的详情注释信息。

4 使用+nostat的话,最后的统计信息也不会输出。当+nocmd、+nocomment和+nostat都是用上,是这样:

1
2
3
4
5
dig 
+nocmd +nocomment +nostat www.baidu.com
;www.baidu.com.                 IN      A
www.baidu.com.          260     IN      CNAME   www.a.shifen.com.
www.a.shifen.com.       244     IN      A       119.75.217.56
www.a.shifen.com.       244     IN      A       119.75.218.77

【我们还需要学习什么】

坚持看我的博客的同学,已经掌握了nslookup和dig两个DNS工具,我想,下一步你可以

自己搭建一套内部的DNS服务器了,自己设置master/slave服务器,自己添加Zone,
自己添加正解、反解,自己设置缓存超时等等,相信通过这一番折腾,
你对DNS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

谢谢!

原文链接:http://roclinux.cn/?p=2449

      本文转自独弹古调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hunkz/167051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WinAPI: GetTickCount - 获取系统已启动的时间
查看>>
初学 Delphi 嵌入汇编[3] - 第一个 Delphi 与汇编的例子
查看>>
NativeXml (7):添加属性
查看>>
Delphi 与 DirectX 之 DelphiX(17): TPictureCollectionItem.PatternWidth、PatternHeight
查看>>
对JAVA集合进行遍历删除时务必要用迭代器
查看>>
html css ui
查看>>
iOS逆向工程之Theos 锁屏下alert例子
查看>>
我的友情链接
查看>>
第三讲 配置SCCM客户端并添加角色
查看>>
Testlink配置修改
查看>>
4个强大的Linux服务器监控工具
查看>>
部署搭建 Saltstack
查看>>
关于Docker默认存储位置及Docker系统默认池存储、卷存储限制空间修改
查看>>
七牛上传小工具-Go语言版本
查看>>
MySQL 参考手册 3.3创建使用数据库
查看>>
android GridView 使用
查看>>
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查看>>
CISCO多协议双向重分布
查看>>
JVM:垃圾回收机制
查看>>
Mac 点击dock图标显示窗口,点击关闭按钮隐藏窗口
查看>>